放牛班的春天
文章目录
ziyunch 发表于 2008-01-31 16:30:15 @ Ycool
《放牛班的春天》,jpl很早就向我推荐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看OTL。今天中午翻出来看,真的是一部经典的好片啊。
译名很美,有诗意,却与电影相挈。这样好的译名总会为电影增色不少。
其实故事是很简单的,是一个老师用音乐呵护、感化孩子脆弱心灵的故事,用了倒叙的,也逃不过直线的框架。但一部电影只要相符的形式就好了,新奇巧用在如此温暖的电影上总会画蛇添足。
都是些敏感而有些顽劣的孩子,“池塘之底”,也暗示这些孩子在世人眼里的形象。虽然我认为人性中的确有恶的成分,但善与恶一开始还是势均力敌的吧。有耳濡目染,也有自己一劲地钻牛角尖。综观著名的连环杀人犯,大多数都是内向的人。在养成健全人格的时期,他们得不到正常的关怀,从而有了反社人格。就像有些病,其实每个人都会得,但各人的免疫能力,采取的措施不同,决定了他们是否会成为因疾病隐喻而频遭歧视的一员。电影中正举了两例:莫欣格和蒙格,蒙格心中的魔鬼不是他自己,而恰恰是其他人造成的。他是一个试验品,一个早被下了定义的物品,从家庭到学校都不曾与其关怀将他拉出泥沼,任其堕落。而莫欣格则被马修适度地保护其纤细的绒毛不被擦伤。突然想到自己,小学时的我也是一个顽劣的孩子,做过许多坏事,但我终于向正常的轨道成长了。初中毕业时,小学同学聚会,同学说我的性格变好了很多。
音乐是媒介,但音乐不是内质,爱才是内质。
文艺九慕斯,任以其一为媒介,对许多人,也是一种奢谈。感化,终究是需要感化的。无论恶劣与否,我们都是人类。《发条橙》中的条件反射,已将人性压抑到虚无。
从影片中还能看到的,是对自由的渴望,从歌声中飘逸出的小鸟,在蓝天中轻快地跳跃、飞翔。从他们的纸飞机,从他们眼中,被压抑了的童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乐谱架”偷了十万元,述其原因,是想存钱买热气球。这是梦想,不由得想到《死亡诗社》。
片中始终由音乐连缀,真是天籁啊~为整片笼上了浪漫的情调,画面美极了,一如法国片的传统。
p.s.顺便说一下,佩皮提真是一个很萌的正太啊~(虽然我不是正太控)
文章作者 ziyunch
上次更新 200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