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
文章目录
最近学校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出名了。
起因是校报上一则关于一名学生去世的消息被匿名人士发表了恶意虚假评论,无良媒体又不负责任地将不实信息进行串联报道,消息迅速在各大中文媒体上传播。(可笑的是,同校的我们居然是通过其他人的转发才得知此事。)
学校很快对此事发表了中英文声明进行辟谣,北美吐槽君以及各大公众号也对此声明做了转发。希望事件能就此平息,逝者安息。
然而这事件里有许多让人不太舒服的地方,实在是令我不吐不快。
一,假新闻的存在,新闻的意义,谣言的传播
一周前,学校对该学生去世的消息进行了通告,当时周边的反应都是诧异和惋惜,多是道一声RIP。然而一周后,这位学生的姓名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时,则是在一篇旁人转来的不实报道中。那时在网上一搜,这篇报道已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各大媒体、网络社区之中。我能猜测到大多数传播者都是打着新闻的旗号,就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民生”新闻一样。然而,即使这些新闻中有一些是真实发生的,我仍然怀疑对其的报道除了吸引眼球之外,还有什么意义?新闻报道,是否首先需要对受害者给予足够的尊重,未经同意不得公布受害者的任何信息?最可怕的是,这些新闻中,恐怕有很大一部分和这次事件一样,都是假新闻。这不仅说说明新闻人的无德,也说明了社会上有大量假新闻的受众,他们热衷于围观各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予以传播。这些报道下,有人言之凿凿说该地区治安糟糕,需要配枪出行(excuse me?),也有人趁机发表自己的歧视性言论。不管是圣母般地对“罪犯”进行谴责,还是当成当天的一则八卦,大家无非是一个看热闹的心态。
二,学校的处理方式
我是赞同学校对此事的冷处理方式的:对去世消息进行及时的通告,其中除姓名外不涉及死者的信息、死因;对谣言进行澄清与谴责,声明中不涉及死者姓名、谣言内容等信息。然而,有人觉得这样的处理含糊其辞,没有对死因进行交代。私以为死者并非公众人物,除了死者亲友,旁人都是局外人,本来因为不实报道而介入此事议论纷纷已是不妥,此时学校进行了辟谣,已经是为此事在公开场合中画上了一个句号。即使后续调查得到了结果,也只是对亲友的交代,没有必要示之于众了。
三,保护隐私还是防止激化矛盾
还有人觉得这种处理方式除了保护隐私,也是为了防止激化矛盾。虽然这届学校领导忌惮谈论涉及种族的议题,并在此类问题上做出了过多让步让我很不爽,但是这件事如官方所说,报道本就不实,矛盾也就无从谈起。其实这种论调在国内的新闻评论中并不希见:人们总是倾向于不信任官方,转而猜测水有多深。
四,辟谣的形式
关注的各个微信公众号中,有一些对官方辟谣文进行了转发。微博上关注度较高的北美吐槽君也依粉丝提议,对辟谣文进行转发。虽然这些转发有使此事关注度扩大的可能性,但比起它对流言的消除作用,这些转发的辟谣是有正面效果的。然而还有一些公众号,比如“北美留学生日报”“波士顿华人资讯”,打着辟谣或者新闻报道的旗号,将整个事件重新挖出来,配上逝者照片、兴趣爱好、学籍信息,并将谣言全文刊出,这难道不是继续在消费死者来博取眼球,对逝者的隐私进行二次侵犯么?
文章作者 ziyunch
上次更新 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