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双拼
文章目录
tl;dr 微软双拼好,鼠须管很妙,iOS 上却没有一个容器呱呱叫。
我的朋友们都不爱用我手机,原因很简单,不知道怎么打中文。然而由于我也算半个老司机,出行的时候总有让副驾帮忙回信或是代查些东西的时候,往往副驾便会骂道:“你这啥玩意呀我不会打”,而我则只能一字一句教道:“知打成 vi,道打成 dk,了就是 le”。对方不耐烦,我也不会硬去安利,因为我也知道在这个年代,对于很多人来说,双拼对于全拼来说未必有那么大的效率提升。不少人说双拼和五笔一样,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其实也没错。
说起来其实我并不是从上个世纪起便开始使用双拼的,相反,我接触双拼不过十年,全平台统一使用双拼也就是近两年的事。那我为什么没有放弃使用它,反而越用越起劲了呢,可能还是因为双拼和我的打字风格还是有许多契合点吧。
双拼是什么
双拼是一种编码方案,用于汉语拼音输入法内。其思路与汉语音韵学常用的反切注音系统类似,用一个字母(反切上字)代表声母,一个字母(反切下字)代表韵母来打出汉字。不同的声母韵母替代规则是为不同双拼方案。对于零声母汉字,则有固定字母做零声母与韵母首字母做零声母两种替代方案。
缘起
强迫症和肌肉记忆:对简拼无感
在小学的电脑兴趣班上,盲打和五笔是两个必学的任务,然而由于我实在太懒,最终只练就了一副盲打功夫。那时的 Windows 内建的汉语输入法(微软拼音)缺乏联想功能,于是我对各种长韵母(比如 “uang”)都养成了肌肉记忆。哪怕日后的智能 abc、紫光、搜狗接连出现了联想、简拼等功能,我还是习惯于打完整长句的全拼输入。另一方面,再强的联想功能,对新词简拼的识别功能都是无法预测的,一旦识别错误,不愿打出错字错句换取效率的我只能删掉重来,简拼反而拉低了效率。
历史原因:对九宫格无感
而在手机端,情况可能更复杂一些。很多人习惯使用九宫格来输入拼音,然而由于我用手机的年代(蓝屏诺基亚)手机端还不存在具有联想功能的输入法,九宫格打字变得异常痛苦,连个 “是” 都得击键无数次(777744444)外加选字。于是从那时起我便一直采用冷门的笔画输入法,一等到大屏年代,缺乏对九宫格依恋的我便成了全键盘党。
效率至上:换成双拼
然而那时候,在小小的 3.5 寸屏上打譬如 “爽” 之类的字眼便成为一种酷刑,换到 android 后,不爱简拼的我发现了双拼。那时手机端使用搜狗输入,几经比较之下也就选用了搜狗双拼。这个输入法的好处在于脱胎于自然码,有多种类似的方案可供转移。事实上 iOS 上推出的首个原生双拼输入法采用的正是搜狗方案,增加的方案中也有颇为相似的微软方案。一开始由于担心过多自定义导致的迁移困难,我只在手机端使用双拼。而等到 MacOS 原生双拼输入法增设了搜狗方案将这个困难扫除后,我也就全线换成了双拼输入。
双拼较于全拼的优势,其实未必很大。除去以上说的那些个人因素,能够拿来谈一谈的其实也就是效率了。对于我这类不爱打简拼的人来说,手机端确实有很大的效率提升,这也是我一有机会便在手机端使用双拼的缘故。然而对于电脑端来说,在二十多年的肌肉记忆加持下,我打 “shuang” 如运平弓,所耗时间说不定比打 “ud” 所运的顿弓更少。也许通过训练,双拼可以提升打字的效率极限,但是对于一个击键速度为 300 kpm 的普通人来说,打字速度达到 100 wpm 也就可以了。除非是专业写手,否则也没有更大的提升意义。双拼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的效率提升,应该是降低疲劳度而增加的平均速率以及降低错字更正的击键数带来的。
双拼方案的选择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很多双拼方案可供选择。在各大论坛上(知乎、V2EX 等)一搜,似乎小鹤是推荐率最高的方案,而搜狗 / 微软似乎无人问津。我选择后者,似乎与效率提升的初衷相违背。此时,可能需要捋一下有那些因素决定了各种双拼方案的效率差异了。
重码率
由于要将 21 个声母与 24⁄35 个韵母挤进 26⁄27 个按键上,各种双拼方案的重码率几乎是一致的。形码的使用可以降低重码率,但是也会增加击键次数和记忆负担。而且形码的应用在手机端上颇受限制,对普通人来说未必有很大意义。
顺手度
其实对于正序双拼方案来说,各方案的顺手度也差不多。相对于自然码系的搜狗 / 微软,小鹤、大牛等方案的键位分部更合理,左右手负担更均衡,顺手度更高。而诸如飞猫之类的乱序输入法有着更为灵活合理的键位分部,然而其打乱的声母容易在英文输入时容易产生混淆,反而降低了顺手度。
迁移性
自然码系的输入方案之间差异不大,在几种方案之间迁移比较容易。其他的输入方案各执一词,如果是一次性迁移,那么记忆成本并不高。但如果需要经历多次迁移,那么记忆成本还是挺大的。(人生中也没那么多三天给你消耗呀~)
通用性
通用性是一个小鹤等输入方案拥簇们颇为不屑的指标,通过更换输入法容器的方式,这个因素似乎也不再是个问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存在利用公共机器或者他人电脑的使用场景,此时为了坚持使用自己管用的输入方案而安装输入容器似为不妥。这也是我在各种场景增加自定义方案时遵循不破坏原生方案前提的缘由。另一方面,在一些系统上配置冷门输入方案本身也挺麻烦。所以使用通用性较高的输入方案可能是提高日常输入效率的利器。
分析完这些因素,我使用看似冷门的搜狗 / 微软方案也就不违效率提升的初衷了。
小议现有输入容器
MacOS
鼠须管
MacOS 上最好用的非鼠须管莫属,免费、开源、稳定、迁移方便、可定制度高,没有别的输入容器能望其项背。我的个人配置如下:
** 词库扩展 ** - 2017-09-29 * 参考此处的词典文件,添加 emoji、颜文字(自定义)等多词库支持。
** 配置 ** - 2017-09-24
* 使用 Caps Lock
(实际上是 Left Shift
+Right Shift
in Karabiner
)切换中英文 in default.custom.yaml
(指示灯提示中英文)
Install - 2017-09-22
* Install via Homebrew Cask: brew cask install squirrel
* Add sync_dir: '~/Dropbox/CONFIG/RimeSync'
in Installation.yaml
iOS
原生双拼
原生双拼最为稳定,也支持搜狗 / 微软方案。但是为了引入承载 “ing” 的 “;” 键,第二排的 “asdf” 行产生了与其他输入法布局(如原生英文与原生全拼)相异的位移,这对于同时有中英文输入需求的人们来说非常麻烦。我在相应的反馈页面和苹果提了建议,不知未来是否会有改良。
百度 / 搜狗 / 各大厂
这些大厂出产的输入法也都支持各种热门方案,同时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有更好的联想表现。但是这几年这些容器均变得愈发臃肿,还有隐私泄漏的隐患。百度是这些容器中用起来最顺手的,我也用了好几年,也喜欢他用⇪代替 “;” 键的想法。但是因为这些问题,我还是一有机会便想将其替换。
落格
其实想到要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昨晚突然发现落格变得很好用了。前些年落格刚推出的时候,我第一时间购买,却因其不好用,使用当天便卸载了。昨天发现落格可以自定义输入码以及上下划字符,很是满意。虽然因为在中文输入界面保留了无用的⇪,对搜狗 / 微软方案只能做出使用 “Y” 键替代 “;” 的妥协,但除此之外算得上是个颇为完美的手机端输入容器了。
然而,由于双拼过于小众,作者对其新作 “落格 X” 采取了不理智的订阅制的收费方式,这让我对它的未来产生担忧(我可不想过两年因买断版被放弃而被迫再次更换输入容器啊)。对于双拼输入容器,我愿意为输入方案与点划符号的自由度买单,甚至愿意为开发者对双拼的情怀买单。所以即时它刚推出时甚是难用,我也愿意花钱支持。但是对于一个开发成熟的输入容器来说,这些功能并不存在昂贵的后期维护成本,所以一次性买断及捐赠可能是最好的支持方式。对于词库维护以及各种花哨新功能的开发(比如皮肤、智能断句等)与深度定制来说,让粉丝采取订阅的方式对开发维护进行支持也无可厚非。然而作者将一些较为基础的定制也加入订阅包,就有些过份了。人们愿意为顺手的输入方式买单,愿意为保护隐私买单,但是每个人心中对于这个单的额度还是有一定衡量的。只有那些爱玩爱折腾、有深度定制需求的人才愿意使用无休止的订阅方式来买单,而这样的人在人口基数颇大的中国也是少数。也许作者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赚到更多钱,但是这对双拼的生态环境是不利的:有人可能因此放弃使用双拼,也有人可能因此放弃隐私,这个圈子会变得越来越小众,钱会越来越不好挣。倒不如对基础定制免费或采用试用后内购的付费形式,再为各类深度定制增加氪金包,另外给发烧友提供订阅制维护服务。其实话说回来,如果作者明说他就是想赚钱,那毕竟是他的产品,他想采用订阅的付费形式也无可厚非。但是作者还打着 “为隐私和安全付费很骄傲” 以及 “钱?不想给就算了” 的旗号,就有些虚伪了。
在一个输入容器上费这么多口舌,其实我对它还是有一定期待的。所以,我仍会使用买断版,但如果未来作者不再对买断版进行维护,我也只能放弃它。
文章作者 ziyunch
上次更新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