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豆瓣因书结缘,注册十几年了,常去的小组倒也不多。其中一个小组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倒是很符合我的天性。我爱读书,亦爱买书,甚至相比读书更喜欢徜徉书店的淘书之趣。从高中到大学,我每年花在买书上的钱便有几千,也填满了两面墙的大书架。然而出国近十年,一是因为常年租房又辗转东西两岸,苦于搬运之累;二是由于群租,房间内只够放下小小的一个书架;三是习惯中文阅读,海淘价贵又不方便,我买书的习惯也因此中断。虽也攒了一小书架的书,但多以学术书和画册为主,文史哲类的几无踪影。而我读书的喜好,也从之前的文学社科类转为更易获取电子资源的通俗小说。Kindle 换了好几个,倒是并未沦落为压泡面的器物,微信读书也用过一阵,但总是没有纸质书来得舒服。

元旦放假在家,看着豆瓣去年的读书榜单,又看到几个公众号的年度读书总结,直觉心痒。仔细想想,我那些不买书的原因其实都不是大问题了:我买的乐高手办的体积早已远超我在美国的藏书,而书价运费和玩具甚至零食相比也并不太贵。不买书,现在只是我不读书的借口。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继续我买书的爱好呢?

查了一下海淘攻略,前几年的帖子已经不再可行,亚麻不再在国内售卖实体书,当当需要国内手机号才能注册,可以海淘的只剩京东。因为几年前京东的案子,我曾下定决心不用京东,但是似乎也只能屈服于现实。所幸问了朋友,说是淘宝现在也支持信用卡支付,通过转运公司,书籍海运每公斤只要三十不到。那便是它了。

买什么书呢?在美国买国产书,加上运费后早已与原价无异。首选没有电子版且我心念已久的中文书籍。比如《吴门贩书丛谈》、《古刻名抄经眼录》,这是我以前常逛的文育山房店主的书话。其次便是没有电子版的非小说类文学,比如《巴黎评论》和《最后的访谈》系列,这些英文版价格差不多甚至更便宜,但英文版我可能便束之高阁了。还有便是一些只能看实体的游戏之作,比如故宫的两本解秘书。画册之类,自是原版价廉物美。而文史类论著由于删改,还是适合买港台版。

港台版?思路打开,我便顺手注册了博客来。之前和台湾朋友确认,这的确是他们买书常用的网站。只是港台版书确实价格不菲,加上运费简直是英文书的几倍了。纠结了一下,还是暂且放弃了为装帧而想入的董桥牛津版,买了几本大部头,折算下来也要近两百刀了。

我前几日收了一个二手 Sony Digital Book,当时看大家的评测,都说买这设备的花费可以抵上几年的书钱。这句话恐怕还是只能应用于电子书或是在本国买书,一旦摊上跨国运费,书钱确实不便宜。